?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生长的主要实力。为破解企业在政策获取、诉求响应、要素对接等多方面难题,中共沈阳市委统战部立异搭建“惠帮企@链上沈阳”平台,汇聚谋划主体、涉企单位、专家学者、专业机构,为企业办诉求、送政策、解供需。 在此基础上,为扩大效劳笼罩面,买通效劳企业“最后一公里”,平台搭建117个遍布园区、街道、商会的“惠帮企·效劳驿站”,以“市—区—驿站”三级效劳系统为焦点,市级“大脑”、区级“枢纽”、效劳驿站“末梢”与平台线上连系发力,构建“万名首席效劳官对接万家重点企业+网格辐射5万家小微企业”的“双轨联动”新名堂。 诉求响应“永不打烊” 监控台,电子屏幕上,注册企业、诉求概况、办理效果逐一泛起。随意点击,诉求进度连忙展示。“这个数字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快,企业诉求集中处置惩罚,历程、效果一目了然。”平台认真人先容。 1万余名向导干部、90余个涉企部分和各地区同时在线,平台24小时“不打烊”,以“红蓝灯”监控进度,确保即时回应,三天内责任单位“叩门”,“企业吹哨,干部报到”。 政策礼包“无感直达” 古板政策推送中,企业无法精准获知所需政策——需要从众多文件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条款,政策语言也令企业“隔膜”。“惠帮企@链上沈阳”将243条惠企政策分条拆分成600余条细项,去重、合并,删除过时条款,“翻译”成100字以内的直白“干货”,依据平台注册的73614家企业数据,以16个维度、数百个指标对企业“打标签”,将政策精准推送至适合的企业,实现政策“一键”推送,企业“无感”吸收。 驿站资源“就地转化” 政府联系企业难以将触角延伸到“家门口”,而效劳驿站不但“点对点”资助企业反应问题、对接资源,更聚焦企业急缺的人才、金融等焦点要素发力。如,涟漪驿站依托辽宁涟漪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公益性为外地企业招引手艺人才,并协助解决首创阶段的劳动仲裁问题;惠帮企“搭台”推出“惠帮企·康健贷”普惠产品,具有金融资源的效劳驿站施展自有优势,如清静区克日通过驿站助力辽宁洪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落地2000万元人民币贷款。 供需对接“双轨笼络” 7月29日,沈阳市专班举行“惠帮企@链上沈阳·共商共赢”百企洽谈会,130家与会企业交流相助,现场23对企业签约,签约额1.26亿元。 沈阳市专班代表说:“我们就想资助企业相互‘遇见’。”——这样的活动已一连多次。线上,平台将沈阳美亚塑料新开发的可降解包装袋产品推送给45家客户并推动企业回访,企业一个月内获得105万元新订单;线下,沈阳国字菜篮子农业生长有限公司与辽宁绿源肉业有限公司在活动上建设恒久定向供需相助,解决供应链稳固性问题……平台在资助企业对接外地客户同时,还买通“一带一起”商业通道,通过“跨境出海”交流会精准对接哈萨克斯坦及中东市场,推动“沈阳制造”走向天下。 效果转化“破壁攻坚” “突破科研资源的‘甜睡之痛’,关乎都会生长。”专班组成事情小组,网络高校1187项“闲置”科研效果并筛选“打捞”出275项高价值专利。驿站化身一线触角“点对点”深入企业摸排需求,线上智能匹配、线下专场对接同步发力,推动实验室“样品”转化为市场“商品”。 转化之路上,沈阳市专班还推动各区县联合工信、科技、发改等单位组建“陪跑团”,资质申报、融资对接、研发筹建……为企业铺就一条“从科技到产品”的加速跑道。“陪跑团”提供全链条“保姆式”效劳,企业只需专注焦点研发,琐事懊恼“我们办”。 效劳企业3年来,平台已汇聚74319家企业,办结企业诉求28829件、推送政策78.41万次、资助25家企业贷款8634万元、解决用工需求154个、笼络企企相助87项,签约额3.91亿元、助企获外洋订单13.94亿元、培育科技型谋划主体80家,“陪跑”40家企业手艺升级26项、产品迭代64项。(完)(《中国新闻》报 王冰 通讯员 刘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