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宜昌8月13日电 (郭晓莹 董晓斌 朱伟)“抗战历史是中华民族配合的影象,我们要铭刻历史,携手传承抗战精神,推动两岸清静生长。”台胞刘先生1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海峡两岸(石牌)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引发在场两岸人士共识。 当日,30名台胞,湖北省黄埔军校同砚会会员及支属,民革党员代表赴宜昌市夷陵区石牌抗战遗址,重温历史,思念英烈。 石牌坐落于长江西陵峡,背倚大山,东、西、北面是狭窄的江面,自古就是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1940年6月,日寇侵占宜昌,图谋西进。石牌成为拱卫重庆的第一道门户,被称为“铁血要塞”。 1943年5月,日寇向石牌提倡猛攻,妄想争取三峡门户,威胁重庆,进而完全侵占中国。中国军队和日寇睁开了围绕石牌控制权的决战。日军兵败,向长江北岸全线退却,以后再没有向西跨出半步。石牌守卫战成为抗战的主要转折点。 当日,两岸同胞走进石牌抗战遗址,旅行实物摆设,寓目影像资料,听取战史解说。在座谈交流环节,多位嘉宾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与思索,表达铭刻历史、思念先烈、珍爱清静、开创未来的配合心愿。 台湾参访团成员吴先生说,80多年前,中华子女共御外辱,谱写了一首勾魂摄魄的抗战壮歌;今天,两岸同胞要携手相助,同心偕行,共创中华民族的新绚烂。 台湾大学生范同砚、刘同砚体现,此次石牌之行获益良多,将以抗战英烈为模范,传承大爱精神,共创两岸优美明天。他们希望未来有更多到大陆交流学习的时机。 “让历史不被割裂,让爱国薪火代代相传——这正是两岸同胞现在相聚的意义。”湖北省黄埔军校同砚会理事张青说。(完)